我国化学药产值占比医药行业营收近50%,未来较长时间将继续维持10%以上的年均增速。
尽管生物药对化学药的替代空间逐步加大,但由于生物药成本大,研制或者生产的资金和技术门槛都很高,仿制难度高,难以透膜、给药方式单一,部分疾病治疗突破尚需时日等系列原因,在国家仿制药及小分子创新药等政策鼓励下,化学药仍具有较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01
国内化学药发展现状
化学药品制剂上游行业主要为化学原料药,是化学药品制剂生产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原料药销售主要面向制剂生产企业,化学原料药可分为大宗原料药、特色原料药、专利药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产品主要分为仿制药、改良新药、创新药,是通过医院、零售药店、社区门诊及第三终端等渠道流向消费终端市场,其中医院是主要的流通渠道。
CMO属于化学制剂的上游环节,以合同外包的形式为制药企业提供药品生产涉及的工艺开发、配方开发支持,按照制药企业的委托为其提供临床用药、中间体制造、原料药生产、制剂生产及包装等定制生产制造业务。
图1 化学药产业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药智网整理
02
细分产业发展——原料药
全球原料药市场仍将延续平稳增长态势,正步入结构深化调整阶段,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国家。随着欧美化学原料药产业的转移,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国家,原料药行业中有60%以上用于出口。
原料药产业集中度明显,但企业地域和产品分布不均衡。目前我国拥有药品原料药生产资质的企业达2400家以上,据企业的地域分布显示,原料药企业分布最多的为江苏和浙江,拥有300家以上企业;其次为山东、四川和湖北等地。而目前在浙江的临海已建立国家级浙江省化学原料药基地,是国内化学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产业的最早和最大的聚区。另外,随着环保压力的增大,近百北京药企“扎堆”渤海湾,中国北方原料药基地显雏形。
从产品结构来看,这些企业的品种主要集中在维生素类、解热镇痛类、抗生素类以及皮质激素类。以青霉素工业盐和维生素C为例,二者为我国化学原料药的两大战略品种,同时也是产能严重过剩的代表。
表1 原料药出口龙头企业及出口的优势原料药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药智网整理
在化学制药行业中,习惯上将原料药划分为大宗原料药、特色原料药、专利药原料药三大类。我国原料药产业目前主要集中于大宗原料药,在特色原料药和专利药原料药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表2 大宗原料药、特色原料药与专利药原料药的比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药智网整理
大宗类原料药:产能过剩,价格低。大宗原料药主要包括维生素、抗生素、激素类和解热镇痛类等品种,其中维生素C、硫氢酸红霉素、青霉素、阿奇霉素、半合成头孢原料药是行业投产和产能过剩最为集中的产品。
表3 大宗原料药分类和市场特征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药智网整理
特色原料药:产能继续扩容,目标锁定专利到期原研药。以心血管类、抗病毒类、抗肿瘤类等品类为代表的特色原料药,目标锁定为专利到期原研药的仿制原料,科技含量较高,利润也较丰厚,是我国近十年内发展较为活跃的原料药板块,曾经为华海药业、创诺医药、江北药业等企业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
随着近五年内陆续有较大规模的原研药即将面临专利到期,越来越多国内企业将目光聚焦于相应的特色原料药,并提前开始了研发和生产准备工作,预计未来我国特色原料药的生产和出口规模将继续扩容和增长。
表4 特色原料药分类和市场特征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药智网整理
专利药原料药:我国CMO居全球前列,未来增速20%~30%。在医药行业全球化产能合作越来越紧密的大环境下,有些跨国药企选择放弃原先的全产业链模式,将重心转移到市场运作上,研发、临床、生产等环节通过外包来降低成本,专利药原料药应运而生。
中国医药CMO市场近期都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从市场结构来看,临床期生产平均增速为9.5%,而商业化生产的市场平均增速将达18.7%。随着MAH制度在我国的实施及进一步在全国推行,有望促进国内药品CMO产业爆发,未来还有望将以20%-30%的速度增长,其中专利药原料药占据较大比重。
“中间体—原料药—制剂”垂直一体化发展成为企业和园区发展趋势。化学原料药生产具有污染物种类多、单类数量少、毒性大、排放基本无规律、不连续不均衡、难做无害化处理处置等特点,受新环保法、招标采购二次议价等政策因素影响,化学原料药生产面临污染治理投资大、治理设施运行成本高的困境,盈利能力差的企业很难维持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同时,由于利润驱动,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业务开始向产业链下游制剂行业延伸。产业链延伸的企业多选择生产以自有原料药为主的制剂,既形成了产业链闭环,同时在成本和风险上进行管控。随着环保监管日趋严格,原料药价格显著上扬,制剂企业更加注重原料药的稳定供应,环保配套完善的原料药基地对于化学药企业具有重要吸引力。
责任编辑:琉璃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