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巨头欲合并埃博拉疫苗 药企追求利润致疫苗缺失

导读:据外媒4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负责人陈冯富珍指责医药行业,称追求利润是至今尚未找到埃博拉疫苗的原因之一。另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美国纽林克基因公司、加拿大公共卫生局等均在各自研发试验疫苗。强生公司研发部门主管保罗?斯托费尔斯透露,强生公司已着手与葛兰素史克公司商议合作事宜,必要时将会“合并”这两种疫苗。

据外媒4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负责人陈冯富珍指责医药行业,称追求利润是至今尚未找到埃博拉疫苗的原因之一。另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美国纽林克基因公司、加拿大公共卫生局等均在各自研发试验疫苗。强生公司研发部门主管保罗?斯托费尔斯透露,强生公司已着手与葛兰素史克公司商议合作事宜,必要时将会“合并”这两种疫苗。


制药巨头与“合并”埃博拉疫苗加速研制


现阶段,美国强生公司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丹麦生物技术企业巴伐利亚北欧公司正在合作研发一种埃博拉疫苗。另外,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美国纽林克基因公司、加拿大公共卫生局等均在各自研发试验疫苗。据了解,强生公司研发的疫苗包含两次注射,其中第一针用于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第二针用于增强人体反应能力。葛兰素史克公司研发的疫苗仅为一次注射。目前,葛兰素史克公司、美国纽林克基因公司分别研发的疫苗已进入临床测试阶段;强生公司研发的疫苗定于明年 1 月开始人体测试。


强生公司打算明年 1 月初开始在欧洲、美国和非洲等地的志愿者身上测试埃博拉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争取 5 月底前生产出 25 万支疫苗,预计明年全年可生产至少 100 万支。世界卫生组织希望,西非疫区的民众能够从明年 1 月开始接种埃博拉疫苗,作为相关疫苗临床测试的一部分。强生公司正在设法加速其疫苗研制过程。这家制药商先前一直在研发能够同时对抗扎伊尔埃博拉病毒、苏丹埃博拉病毒以及关联的马尔堡病的“全能型”疫苗,如今则专攻仅能对抗扎伊尔埃博拉病毒,即本轮疫情罪魁祸首的疫苗,以期尽快取得突破。


令人鼓舞的是,研究人员用猕猴测试强生公司研发的疫苗,显示这种疫苗有效帮助猕猴抵抗扎伊尔埃博拉病毒。目前尚未测试这种疫苗对人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是强生公司针对其他疾病研发的相似疫苗对 1000 多人进行临床测试后,没有出现明显的副作用。


药企追求利润致埃博拉疫苗缺失


世界卫生组织负责人陈冯富珍指责医药行业,称追求利润是至今尚未找到埃博拉疫苗的原因之一。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贝宁科托努的地区性会议上发言时,还对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明显缺乏有效的公共卫生体系表示了谴责。在世卫组织的网站上的最新数据显示,在最近这轮疫情中,至少已有13567人据知感染了埃博拉病毒,4951人死亡。除少数病例外,其他均出现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陈冯富珍称,长期以来,世卫组织一直警告要注意药物开发过程中的贪婪,以及对公共卫生隐患的忽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她说,在埃博拉危机期间,“世卫组织数十年来被当做耳边风的两个警告现在变成了现实,全世界每天都能在黄金时段的电视新闻上看到恶果。”


1976年,当时叫作扎伊尔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现了埃博拉病毒。但陈冯富珍说,因为该病毒当时仅出现在贫穷的非洲国家,疫苗研发缺乏动力,直到今年,埃博拉演变成了一个更广泛的威胁。“一个追逐利润的行业不会为无力购买的市场投资产品,”她说。“长期以来,世卫组织一直努力让这个问题显现出来。现在,人们能够亲眼看了。”陈冯富珍重申了她的观点,即埃博拉危机“是现代历史上最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近几个月,随着疾病的蔓延,尼日利亚出现了小规模的疫情,马里、塞内加尔、西班牙和美国也出现了个别病例,寻找疫苗的努力得到了加强。在9月召开的紧急会议上,联合国安理会宣布,埃博拉危机是构成了国际安全威胁。


10月24日,世卫组织及其他公共卫生机构的官员报告称,他们希望最早在12月开始疫苗试验,明年4月就应该会知道疫苗是否有效。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在美国及西非其他非主要疫区的国家的健康志愿者身上就两种试验疫苗进行测试。其中一种疫苗是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葛兰素史克公司的研究人员研发的,另一种由加拿大政府和纽琳基因公司研发。世界卫生组织的官员曾表示,可能从2015年初开始在人身上测试至少其他五种疫苗。医生、护士及其他医务人员特别容易受到感染,因为埃博拉通过与体液的接触传播。据新闻通讯社报道,塞拉利昂当局此前报告称,当地第五名医生因感染埃博拉而死亡。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维也纳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警告称国际社会不应该严格限制抗击埃博拉的医务人员的流动。一些国家和美国的一些州对从几内亚、利比里亚或塞拉利昂返回的医务人员实行隔离。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更进一步,暂时停止给受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的公民发放签证。“阻止病毒的最佳途径是从源头上阻止,”潘基文说,“而不是限制工作,限制人员流动或贸易。”他称应对埃博拉的医务人员“非常杰出,他们牺牲自我,冒着生命危险”。


相关阅读>>


埃博拉病毒(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病毒)


埃博拉(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旧称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


埃博拉病毒,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4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