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举行的2025年美国肥胖症周(ObesityWeek 2025)大会上,甘李药业携其口服GLP-1RA博凡格鲁肽(GZR18)片的最新研究成果亮相,向逾4500名全球顶尖专家展示了中国医药创新的实力与雄心。
此次展示的博凡格鲁肽片I期临床研究数据令人瞩目。这项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开展的研究显示,该药物整体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药代动力学特征支持每日一次口服给药,更重要的是,多次给药后可显著减轻受试者体重。
对于正被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礼来替尔泊肽等注射类药物主导的GLP-1市场而言,口服给药的便利性无疑具有颠覆性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甘李药业连续第二年在ObesityWeek这一权威平台上汇报科研成果,标志着其创新药研发从“跟跑”向“并跑”的跨越。

博凡格鲁肽药品概览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全球药物分析系统
然而,甘李药业的“野心”远不止于口服制剂。其精心布局的GZR18注射液作为潜在的全球首个GLP-1双周制剂,正在中美两地同步推进关键临床试验。
2025年3月,该药物在美国肥胖/超重受试者中的I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这项计划纳入285名受试者的研究将直接与礼来替尔泊肽进行头对头对比,评估24mg、36mg、48mg三个剂量组的疗效与安全性。这是中国药企首次在GLP-1领域向全球“金标准”发起正面挑战,其意义远超研究本身。
支撑甘李药业底气的是其扎实的临床数据。此前公布的IIb期研究结果显示,GZR18注射液最高剂量组治疗30周后,受试者平均体重较基线下降达17.29%,且体重仍在持续下降趋势中。
这一数据不仅优于单靶点的司美格鲁肽,甚至与双靶点的替尔泊肽相比也展现出竞争力。更关键的是,该药物采用每两周给药一次的方案,相比传统每周注射的GLP-1药物,可显著降低患者用药负担。其分子结构不含非标准氨基酸残基的设计,更在降低生产工艺复杂度和免疫原性风险方面建立了技术护城河。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全球GLP-1市场已被诺和诺德和礼来两大巨头牢牢把控,其产能、品牌、渠道优势短期内难以撼动。甘李药业需在后续的III期临床中持续验证疗效与安全性,同时在全球供应链建设和市场准入方面投入更多资源。
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一家中国药企能够在美国肥胖周的聚光灯下,与国际同行同台竞技并赢得“高度认可和积极反响”时,全球减重药物市场的格局已然松动。
结语:从胰岛素到GLP-1,从注射到口服,从每周给药到双周制剂,甘李药业的每一步都踩在了代谢性疾病治疗演进的节拍上。2025年的美国肥胖周,或许只是中国创新药企在全球减重舞台上的一次预演,但它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在GLP-1这个千亿级赛道上,中国力量不再满足于追随,而是正在成为改写游戏规则的重要变量。
参考来源:
1.药智数据-全球药物分析系统
2.https://mp.weixin.qq.com/s/ZubAJelNQ5OFgDgAZyWDjA


责任编辑:琉璃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扫码关注-药智网公众号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