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发布1类耗材集采结果执行通知,神经介入耗材即将迎来新一轮降价风暴。
9月1日起
集采结果开始执行
近日,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执行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类医用耗材带量联动中选结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于9月1日起正式开始执行。(文末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图片来源:广东省医疗保障局
本次集采工作为深圳牵头开展,采购品种为神经介入类耗材——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此前公布的集采文件中指出,该耗材须得包含支架和输送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国家医保医用耗材代码前7位为C020519 的产品,并且动脉瘤瘤内栓塞器不在本次采购范围内。
此外,该轮集采中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不进行产品分类,并设定了最高有效申报价——68999元/根。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深圳医保局发布的文章中提到,本次广东省开展的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类耗材集采方式颇具创新,不仅取消了医疗机构“预报量”环节,还采用了“后报量”的方式,以此确保中选产品更加契合各医疗机构的临床所需,随着本次集采工作的落地,预计每年可减轻患者就医负担1.19亿元。
根据公布的中选结果,本次集采共有14家企业中选,其中不乏外资品牌企业,如柯惠医疗、史赛克等,中选产品平均降幅达42.82%,最高降幅63.16%,最低价为柯惠医疗的产品,申报价格为49000元/根。
图片来源:广东省医疗保障局
据《通知》,本次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类耗材集采中选结果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执行,本次采购周期为2年。
百亿市场
国产进程加速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是一种神经介入类耗材,同时也是一类高值耗材,主要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该类耗材的作用机制较传统的动脉瘤介入器械来说更为安全高效,能够显著减少术中动脉瘤破裂风险,降低术后复发率。
近年来,随着动脉瘤患病率的提升等因素,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提升中,根据灼识咨询数据,预计2028年中国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70亿元。
市场份额的增长,也不断刺激着布局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产品企业数量的增长。据药智医械数据查询显示,目前我国已上市20余款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产品,并且从产品首次注册趋势可以看出,2022年时,该类产品的注册数量主要还是外资品牌产品居多,但自2023年开始,国产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产品数量开始攀升,2025年的获批数量中国产有7款,进口唯2款,并且今年的产品获批数也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峰值。
图片来源:药智医械数据
从各大企业注册情况来看,目前艾柯医疗在该类产品中获批数量最多,有3款,其余企业则为1-2款。随着我国研发实力的提升,以及本土械企奋勇直追,目前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产品中已是国产产品数量占比最多,为71.43%,进口产品市场被进一步压缩。
图片来源:药智医械数据
此外,在药智医械数据-医械带量采购分析系统中,共收录到15747条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耗材的采购信息,在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耗材纳入集采之后,该类耗材的价格也得到释放,平均价格逐年降低。截至目前,2025年,该类耗材平均降幅达到36.49%,最低价已从6万元突破至4.9万元。
图片来源:药智医械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数据统计中,该类耗材的企业中标采购数量的TOP1也是本次广东集采中选结果中的产品最低价得主——柯惠医疗,其次为通桥医疗和史赛克,第三名为微创神通医疗。
图片来源:药智医械数据
企业中标数量中,也反映出外资品牌对于我国各地开展集采项目的积极性,在集采常态化趋势全面覆盖下,越来越多械企融入集采,并展现出比本土企业更为强烈的降价意愿。
结语
目前,诸多高值耗材已进入集采,在集采的洗礼下,价格高昂的高值耗材降价幅度明显。不过值得注意的是,8月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第十一批药品集采的相关信息,其中特别指出要“防围标、反内卷、稳临床、保质量”,随着反内卷的号召及各地响应,或将为耗材集采带来新格局。
责任编辑:木棉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