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正肆虐全球,传统疗法长期受困于药物依赖与认知损伤风险。OX2R靶向药物的崛起,正在撕开睡眠障碍的漫漫长夜!
OX2R靶向药,睡眠障碍治疗的新蓝海
近年来,睡眠障碍已发展为跨越各年龄层的普遍健康挑战。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随着年龄增长,公众的睡眠时长与质量呈现显著恶化趋势。具体表现为:30岁以下群体中仅约60%能维持每日8小时及以上睡眠,而50岁以上人群超过半数存在睡眠时长不足问题,且该群体对睡眠质量的主观评价普遍偏低。这种广泛存在的睡眠健康危机,其核心在于睡眠-觉醒周期的病理性失调。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1)的权威界定,睡眠障碍主要涵盖五大类:失眠障碍(特征为入睡困难或早醒)、睡眠相关呼吸障碍(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中枢性嗜睡疾患(典型代表为发作性睡病)、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以及异态睡眠(包括梦游、夜惊等异常行为)。
针对上述疾病的治疗领域正经历革命性突破,其中以食欲素2型受体(OX2R)为靶点的新型药物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展现出巨大临床潜力。与传统药物相比,OX2R靶向疗法避免了药物依赖性及认知损伤风险,实现了从“广泛神经抑制”向“精准病理机制干预”的模式转变。该类药物依据作用方向分为两类:OX2R激动剂与OX2R拮抗剂。
OX2R激动剂主要应用于发作性睡病1型(NT1)的治疗。此类患者因脑内食欲素神经元缺失导致觉醒信号传导障碍。激动剂通过选择性激活OX2R受体,直接补偿内源性食欲素不足,从而重建睡眠-觉醒平衡。基础研究揭示其通过作用于结节乳头核(TMN)维持觉醒状态,同时调控腹外侧导水管周围灰质(vlPAG)抑制猝倒发作。而OX2R拮抗剂则针对失眠症病理核心,通过阻断食欲素与受体结合,抑制过度活跃的觉醒信号通路,诱导生理性睡眠进程。该机制不仅规避了传统药物的次日残留效应及呼吸抑制风险,更标志着个体化精准治疗时代的开启。
OX2R激动剂研发竞速,聚焦嗜睡症
1型发作性睡病(NT1)患者饱受日间过度嗜睡(EDS)、猝倒、认知障碍等严重症状困扰,而现有疗法仅能有限缓解部分症状,无法解决根本的食欲素缺乏的问题。因此,靶向食欲素2型受体(OX2R)的口服激动剂研发正成为包含这一嗜睡症治疗领域的核心竞争战场。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范围内处于活跃研发状态的口服选择性OX2R激动剂共14款,其中8款已进入临床阶段,6款处于临床前阶段。
图1靶向食欲素2型受体(OX2R)的口服激动剂在研管线
图片来源:Sleuth insight
其中,武田凭借其Oveporexton(TAK-861)在该赛道确立了显著领先地位。Oveporexton(TAK-861)是目前进展最快的OX2R的口服激动剂,已完成两项关键性全球III期研究(FirstLight&RadiantLight),涉及19个国家共273名NT1患者。两项研究均于第12周达到所有主要和次要终点,且具有高度统计学显著性(p<0.001)。数据表明,TAK-861不仅显著改善EDS,还大幅减少猝倒频率,并提升注意力、生活质量和日常功能,使多项临床指标接近正常范围。其安全性良好,整体耐受性与IIb期一致,未报告治疗相关严重不良事件。
图2武田在促食欲素治疗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武田目前正加速推进Oveporexton的监管申报,计划在年内向美国FDA等机构提交新药申请,极有可能成为全球首款上市的同类药物。此外,武田凭借其食欲素科学领域的深厚积累,拥有多元化管线,包括针对2型发作性睡病和特发性嗜睡症等适应症的TAK-360及探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相关EDS的danavorexton(TAK-925),旨在巩固其市场领导地位。
图3 ALKS 2680正在开展II期临床研究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3]
此外,Alkermes的ALKS 2680是紧随其后的主要竞争者。ALKS 2680是一款的新型研究性口服选择性食欲素2受体(OX2R)激动剂,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病1型、2型和IH,IH是以白天过度嗜睡为特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这款口服选择性OX2R激动剂正在同步开展针对NT1(Vibrance-1)、NT2(Vibrance-2)的II期研究。其IH研究(Vibrance-3)也于近期启动。另外,其针对NT1的II期数据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公布,届时其将与武田的TAK-861形成直接对比,是决定其未来市场地位的关键催化剂。NT2和IH的数据则预计在2025年秋季及之后出炉。
OX2R拮抗剂市场角逐,重塑失眠治疗格局
中国失眠症患病人群持续扩大,已从2016年的2.5亿增至2020年的2.7亿,预计2030年将达3.3亿。庞大的患者基数推动失眠药物市场高速增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50亿元,2030年进一步攀升至211.9亿元。然而,传统主流药物如苯二氮䓬类、非苯二氮䓬类、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及部分抗抑郁药,普遍存在依赖性、戒断风险及日间残留效应等临床痛点。
与传统镇静催眠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发挥镇静作用来促进睡眠的疗法不同以莱博雷生、达利雷生为代表的DORA类药物,通过靶向阻断OX1R/OX2R受体抑制清醒驱动,实现从“强制镇静”到“生理调节”的治疗模式转变。基于其非成瘾性、对自然睡眠结构干扰小以及长期用药安全性等优势,DORA被2023版《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推荐为首选药物类别之一,标志着失眠治疗进入精准调控时代。
当前DORA类药物市场竞争呈现“双雄主导、后继跟进”的格局(表1)。
表1国内部分失眠创新药管线
数据来源:药智数据
其中,卫材的莱博雷生作为全球首个上市的DORA药物,凭借先发优势及被指南列为IA级推荐,在医生认知与市场准入上占据高地,有望率先填补国内失眠创新药空白。
此外,先声的达利雷生也于近期在国内已获批上市,作为全球新一代抗失眠药,达利雷生已在美国、英国、瑞士、日本、加拿大等11个国家及中国香港获批上市,是目前唯一获欧洲药品管理局批准的改善日间功能的DORA类抗失眠药。在后续DORA竞品上市前的市场空窗期,其有望快速建立品牌认知并抢占份额。
值得关注的是,DORA类抗失眠药后继管线潜力可观。大冢制药的Vornorexant处于全球申请上市阶段;扬子江药业的法赞雷生处于上市申请阶段,初步数据展现改善睡眠效率潜力。
结语
OX2R靶向药物重磅出击,通过激动剂重建嗜睡症患者的觉醒通路,借拮抗剂阻断失眠者的过度清醒信号,将彻底改写睡眠障碍的治疗格局!
参考资料
1.药智数据
2.Han,Ying et al.“Orexin Receptor Antagonists as Emerging Treatments for Psychiatric Disorders.”Neuroscience bulletin vol.36,4(2020):432-448.
3.https://assets-dam.takeda.com/image/upload/Global/Investor/events/2025/documents/JPMHC_2025_presentation.pdf
4.https://investor.alkermes.com/static-files/a779844f-db8b-4859-8dac-775d11142f8f
5.https://www.linkedin.com/
责任编辑:琉璃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