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年,医疗器械行业迎来多重政策利好。从超长期国债资金落地到全国统一招投标市场建设,再到医院采购项目密集重启,政策“组合拳”正推动行业走出2024年的低迷期。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破除地方保护,重塑竞争格局
1.政策核心:新《指引》终结“地方壁垒”
国家发改委于2024年末发布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明确提出,禁止地方政府在招投标中设置歧视性条款(如限制外地企业参与、强制采购本地品牌),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推动公平竞争。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此前,部分地方通过“隐性门槛”限制优质外地医疗器械企业进入,导致市场碎片化。新政策实施后,国产创新产品(如AI影像设备、智能诊断系统)将更易实现跨区域推广,从而加速进口替代进程。
2.企业应对策略
技术创新为王:政策鼓励技术差异化竞争,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以巩固甚至扩大自身市场份额。当下,多家企业正加速新技术应用、推进创新产品开发,例如联影医疗的智能影像设备、迈瑞的远程监护系统等。
合规性升级:企业需重点关注招标文件中的合规要求,避免因地方政策惯性导致的潜在风险。
资金支持落地:
3000亿国债撬动设备更新潮
1.超长期特别国债“输血”医疗机构
截至2024年9月,3000亿元国债资金已全部下达地方,其中医疗行业重点支持医学影像、内镜、监护仪等设备更新。
地方执行动态:多地医院启动了采购计划,据测算,CT、MRI等高端设备占比超过60%。
2.招标重启信号明确
2025年初,联影医疗、迈瑞医疗等企业均表示,医院招标项目显著增加。例如,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月27日发布了第十批设备采购公告,预算金额达到495万元,涵盖流式细胞仪、基因分析仪等设备。总体来看,当前医药招标项目中,医疗设备的国产化要求愈加突出。
市场信心回升:华泰证券预测,2025年医疗设备板块收入同比增速有望回升。
设备更新行动方案:
政策覆盖全国,国产化提速
1.政策目标:装备升级与国产替代并进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要求,完成医疗卫生机构老旧设备淘汰,加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进口限制松动:部分高端设备(如基因分析仪)仍允许进口,但国产设备在性价比、售后服务等方面优势已逐渐凸显。
2.企业机遇与挑战
需求释放:2024年积压的采购需求(如高端超声、内镜)有望在2025年集中释放。
供应链压力:然而,企业快速扩产可能带来原材料供应紧张,因此需注意加强供应链管理。
行业展望:
技术驱动与外资开放成新增长点
1.AI+医疗设备:下一轮竞争高地
政策鼓励智能诊断设备研发,例如AI影像系统可通过深度学习提升诊断效率。目前,已有部分医院在相关招标文件中提及“智能化功能”。
2.外资政策松绑:创新药械受益
《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提出提高医疗器械采购可预期性,推动生物医药领域开放。外资企业可通过技术合作、本地化生产参与竞争,加速创新产品上市。
3.企业如何抓住政策红利?
紧盯地方招标动态:关注卫健委、政府采购网等平台,例如近期长沙、广州等地采购项目密集发布。
强化合规与创新双引擎:避免因政策调整导致的投标风险,同时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拥抱AI与国际化:未来,智能化设备与出海(如东南亚市场)将成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增长关键。
结语
2025年,医疗器械行业的复苏受到政策的推动,也是技术升级与市场开放的必然结果。企业唯有顺势而为,方能在这场变革中抢占先机。
责任编辑:木棉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