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天恒计划二次IPO

导读:百利天恒股价2023年全年涨幅为336.51%

2023年年初,百利天恒登陆科创板,是当年度首家登陆科创板的企业,同时也用实力诠释了“领头羊”的这一角色。据统计,百利天恒股价2023年全年涨幅为336.51%,实现了造富神话,也促使公司创始人朱义成为科创板首富。


640.png
图片来源:科创板日报


现如今,百利天恒的在资本市场上的狂飙继续。近日(6月21日),科创板上市公司百利天恒发布公告称,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将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内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本次发行H股并上市。

而这一次的境外IPO计划,将进一步加强百利天恒的国际化发展,拓展其国际市场。

融资历程

官网显示,百利天恒是一家集药品研发、生产与营销一体化的现代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百利天恒起步于1996年,前身百利药业作为第一批民营医药企业,起家于化学仿制药和中成药产品。

百利天恒自2011年开始尝试布局于创新生物药领域,拥有中美两地研发中心,分别为美国的西雅图免疫(Systimmune)以及中国的百利药业(BailiPharm)和百利多特生物(Baili-Bio)。如今,逐步转型为创新药企业。

作为老牌药企转型的创新药企业,百利天恒并不需要像Biotech公司那般频繁融资。天眼查数据显示,在进入二级市场前,百利天恒仅发生了两轮融资,包括2011年7月新玺投资、融玺创投对其进行股权融资,2020年12月德福资本对其进行股权融资。

当然,创新药领域流传着“双十定律”,即需要超过10年时间、耗尽10亿美元的成本,才有可能成功研发出一款新药。虽然百利天恒有常规业务的营业收入反哺,但对于“无底洞”般的创新药研发依旧是杯水车薪。因此,百利天恒依旧需要IPO。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首次IPO前,百利天恒曾于2014年6月和2015年12月谋划在创业板上市,不过由于部分银行账户以私人名义开具、主要产品均价出现下滑等原因而折戟。不过,百利天恒在这个时期IPO募资的主要用途并非创新药的研发投入,而是用于其有营业收入的业务运营。

而登陆科创板时,百利天恒已然实现华丽转身,“创新”元素显著。当时,百利天恒已自主研发了16个创新生物药,其中9个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7个候选生物药已进入临床前药理、毒理等研究阶段。药物涵盖双特异性抗体、四特异性抗体、双抗ADC、单抗ADC、新冠病毒融合蛋白等5种不同技术路径,聚焦于肿瘤治疗等领域。其中双特异性ADC、四特异性抗体几乎均为全球首创(First-in-class)药物。

2023年1月6日,百利天恒登陆科创板,计划募资14.22亿元,实际募集资金约9.9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约为8.84亿元。计划募集资金将分别用于抗体药物产业化建设、抗体药物临床研究、肿瘤治疗领域创新抗体类药物研发和新冠治疗领域创新抗体类药物研发项目,推进公司产研的快速转化,提高产能,增强公司竞争力。

百利天恒不久前发布的《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显示,截止2023年年末,抗体药物产业化建设项目的计划资金投入进度已达100%,而抗体药物临床研究项目资金尚未完全投入。


640 (1).png

640 (2).png

图片来源:百利天恒公告


而此次计划二次IPO,地点选在港交所。百利天恒表示称,此举是以“全球化合作取得重大进展”为前提,大力推动实施公司成长为在肿瘤用药领域具有全球领先优势跨国药企(MNC)的战略。

目前,百利天恒尚未透露港股上市目标募资金额。据悉,2023年港股一共有13家生物医药公司上市,合计募集资金总额107亿港元,平均募资金额不到10亿港元。

一季度狂赚50亿元

4月26日,百利天恒发布上市后首份年度报告。报告显示,百利天恒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62亿元,同比下降20.11%,净亏损7.80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76.40%。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4.25亿元,应收账款为9839.46万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5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86亿元。

而2020年至2022年,百利天恒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13亿元、7.97亿元和7.03亿元,分别同比下滑16.07%、21.33%和11.73%;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90.16万元、-9999.13万元和-2.82亿元。

显然,科创板上市后,百利天恒的业绩并未能得到提升,反而亏损在持续加速扩大。对于亏损,百利天恒表示,公司仍处于产品研发阶段,研发支出较大,年度营业收入尚不能覆盖相关研发投入及其他开支。

而同一天,百利天恒发布的一季度却与年报“氛围”截然相反。百利天恒一季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54.62亿元,同比增长4325.45%;净利润为50.0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截至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为68.7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82.16%。

而这份成绩单,还要得益于去年年末与百时美施贵宝(BMS)的重磅BD交易。2023年12月11日,百利天恒全资子公司SystImmune,Inc.与BMS就BL-B01D1(EGFR×HER3双抗ADC)项目达成独家许可与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合作推动BL-B01D1在美国的开发和商业化。SystImmune将通过其关联公司独家负责BL-B01D1在中国大陆的开发、商业化以及在中国大陆的生产,并负责生产部分供中国大陆以外地区使用的药品。百时美施贵宝将独家负责BL-B01D1在全球其他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

该合作仅首付款就有8亿美元,还包括最高达5亿美元的近期或有付款,以及达成开发、注册和销售里程碑后,最高可达71亿美元的额外付款,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84亿美元。这在国内无疑是“天花板”级别的BD存在了。

3月7日,百利天恒已收到与BMS的8亿美元首付款(按新汇率计算,约折合人民币约57.5亿元)。这一费用的到账直接体现在了一季度报上,也将对2024年全年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在产品上的合作,百利天恒还引进了BMS的高管——

5月23日,SystImmune宣布任命JonathanCheng博士为首席医学官,在加入SystImmune之前,Cheng博士在BMS担任高级副总裁兼肿瘤发展主管,负责管理抗肿瘤管线的临床后期开发。

4月23日,SystImmune宣布任命JieD’Elia为其新任首席执行官。D’Elia拥有超过二十年的多元生物制药行业经验,曾在BMS担任高级副总裁,负责肿瘤学、血液学及细胞治疗的业务发展。

从这两项人事任命不难看出,百利天恒将着力加速产品在海外的开发进程及旗下产品的商业运作。

警惕HER3“灰犀牛”

让百利天恒“名声大噪”的BL-B01D1是一款同时靶向EGFR和HER3的双抗ADC药物。

EGFR和HER3都是创新药研发中的常见抗肿瘤靶点。目前,EGFR靶点已有产品成药获批上市,包括吉非替尼、阿法替尼等小分子药物以及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等生物药。而针对HER3靶点的产品尚无成药问世。

资料显示,HER3是一个特殊的EGFR家族成员,它不能单独致癌,但可以与其他受体合作,诱发肿瘤发生,转移和耐药性。该靶点从发现三十多年以来,由于激酶活性较弱,长期以来HER3作为治疗靶点的研究并不充分。

早在2016年,ADC明星公司第一三共就曾因为临床试验的没有达到临床疗效,放弃一款以HER3为靶点的单抗产品patritumab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发,还有包括KTN3379、Elgemtumab和Duligotuzumab等其他公司产品均在此列。

此外,也有因为安全性问题而被终止研究的HER3产品。据悉,Lumretuzumab的一项乳腺癌Ⅰb期研究中,受试者在化疗基础上加上Lumretuzumab致使腹泻发生率增加,且治疗窗口狭小限制了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因此被放弃开发。

而日前,宜联生物的在研产品HER3ADC药物BNT326/YL202的多中心、开放标签、首次人体I期临床(NCT05653752)被FDA要求部分暂停,原因为试验过程中发生三位患者因药物副作用死亡事件。目前,YL202的相关临床和安全性资料正接受FDA的复审,最终结论尚未公布。

百利天恒官网显示,BL-B01D1正在开发6项适应症。6月3日,百利天恒公告表示,BL-B01D1(EGFR×HER3-ADC)单药用于既往经抗PD-1/PD-L1单抗治疗且经含铂化疗治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的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截至该公告日,BL-B01D1单药治疗末线鼻咽癌、二线食管鳞癌、HR+HER2-乳腺癌、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的国内III期注册临床试验正处于受试者入组阶段。

目前尚未有BL-B01D1产品临床失利消息传出。倘若该产品能够顺利上市,那么百利天恒将在ADC赛道上跻身国际前列,全球市场相信很快便能打开。

参考资料:
科创板日报
企业公告等公开信息



药智.png


责任编辑:白芨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4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