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子创纪录BD

导读:又一次现象级合作

一次现象级BD,合作双方本是竞争对手。

6月14日,亚盛医药宣布把第三代BCR-ABL抑制剂奥雷巴替尼(耐立克)中国之外的全球权益许可给武田制药,获得1亿美元选择权付款,后期将获得选择权行使费加上分阶段里程碑付款总计12亿美元。

这是国产小分子创新药的称王时刻。武田拥有全球首款第三代BCR-ABL抑制剂,但存在安全性短板,且2026年左右专利过期,奥雷巴替尼凭借BIC潜力,被竞争对手作为重磅药物纳入其全球战略。

于是,国产抗肿瘤小分子药物史上最大BD交易诞生了。

不同于早期管线license-out以首付款为重点,奥雷巴替尼作为成熟产品,成药性及优效性得到验证,已进入FDA批准的全球注册三期,临床试验终点明确,加上武田的血液瘤团队和资源优势,基本上没有竞品,13亿美元交易总额及双位数销售分成全部兑现的可能性很大。

奥雷巴替尼是潜在10亿美元分子,销售峰值估计10-15亿美元,国际上双位数分成一般在11~19%之间,按中位数15%计算,那么亚盛在不投入销售队伍情况下,每年可分得净收入1.5亿-2.25亿美元,预计在药物生命周期内累计销售分成20多亿美元。

13亿美元交易总额+0.75亿美元股权投资(合计约100亿人民币),再加上20多亿美元销售分成,奥雷巴替尼将有望成为接近40亿美元的全球产品。

时至今日,每家创新药企的风格已经非常明晰了。踏实做药,不求速成,但必有回响,本次重磅BD,距离亚盛开启奥雷巴替尼临床前工作已有10多年。

一个积极的信号正在释放,现在,国内FIC或BIC潜力的管线资产,都有机会被海外药企看中,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合理定价,发展空间豁然开朗。

1、武田思变

原研药终将走向生命周期的末端,MNC会寻找接力产品或替代方案,武田本次作出了最优选择。

针对CML(慢粒白血病)耐药尤其是伴T315I突变患者,在全球范围内主要是3种小分子药物在竞争,包括亚盛奥雷巴替尼、武田普纳替尼、诺华阿思尼布。

武田普纳替尼是全球首个第三代BCR-ABL抑制剂,最早于2012年12月在美国上市,因为“危及生命的血栓和血管重度狭窄”风险被FDA要求撤市,后因临床需求恢复上市,但被FDA标注"黑框警告"。商业化表现不佳,2021年销售额不到3亿美元。

诺华阿思尼布是一种BCR-ABL变构抑制剂,2021年10月获批在美国上市,2023年销售额4.13亿美元,同比增长179%,2024Q1销售额1.36亿美元,同比增长83%,持续狂飙突进,随着向1LCML拓展,预计全球销售峰值45亿美元。

CML市场规模可观,作为与诺华阿思尼布竞争的重要一步,武田把目光投向亚盛的潜在BIC第三代BCR-ABL抑制剂奥雷巴替尼,而且奥雷巴替尼预计2026年完成注册临床并在美国申报上市,刚好与专利到期的普纳替尼实现无缝衔接。

奥雷巴替尼不仅针对一代和二代BCR-ABL抑制剂有明显的代际优势,而且对普纳替尼、阿思尼布等耐药或者无效的CML患者依然有效,且安全性大幅提升。

在一项针对既往接受过深度治疗/难治性CML和Ph+ALL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在普纳替尼治疗失败的患者中,奥雷巴替尼治疗组的CCyR率和MMR率分别为53%和38%;在阿思尼布治疗失败的患者中,奥雷巴替尼治疗组的CCyR率和MMR率分别为43%和38%。这意味着奥雷巴替尼,不仅可以作为一代和二代BCR-ABL抑制剂耐药后的解决方案,甚至也可以为其他三代BCR-ABL抑制剂治疗失败的CML或Ph+ALL患者提供挽救性治疗方案。

奥雷巴替尼2024年2月获FDA批准开展针对CML-CP的全球III期注册临床,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奥雷巴替尼对照博舒替尼针对至少两种TKI耐药的CML-CP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二是奥雷巴替尼针对T315I突变的CML-CP患者的单臂临床,主要终点均为24周MMR率,预计2025年12月初步完成,在武田行权前仍由亚盛全权负责奥雷巴替尼所有临床开发。

武田与亚盛合作实现双赢。奥雷巴替尼经过多项临床验证,CML统治地位稳固,并向ph+ALL、GIST、AML拓展,有广谱抗癌的潜力;武田获得奥雷巴替尼海外权益,可有效补充血液瘤管线,有动力向二线或更早线推进,以追赶诺华阿思尼布,扩大市场空间。

2、亚盛上岸

亚盛以另一种方式诠释爆发力。

没有噱头,日拱一卒,亚盛给人埋头研发的平静感,但顷刻间在国际化上轻舟已过万重山。《耐力型Biotech越战越强》(详见2023年3月23日报道)分析过亚盛“多地上市、BD交易的大招都还没有使出,BIC潜力管线资产的价值日益凸显”。

亚盛只是蓄势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终于国际化三箭齐发,在出海通路打通和现金流改善后,公司跃入高度确定性的发展阶段,将逐步上岸。

第一箭:奥雷巴替尼销售峰值有望对标阿思尼布

武田是一个靠谱的合作伙伴。此前国产小分子肿瘤药对外BD最高纪录,是和黄医药与武田就呋喹替尼达成的11.3亿美元授权合作。自2023年11月获得FDA批准上市后,呋喹替尼在美国市场势如破竹,2023Q4销售1510万美元,2024Q1销售5490万美元。

武田多款重磅产品遭遇专利悬崖,包括二甲酰利眠宁、替度鲁肽、阿齐沙坦,具有推动接力品种商业化的积极性。武田拥有成熟的血液瘤销售和临床团队,有望最大化奥雷巴替尼海外市场潜力。武田全球肿瘤业务部总裁TeresaBitetti表示,将对奥雷巴替尼进行进一步的开发,以造福更多CML以及其他血液肿瘤的患者。

第二箭:武田成为亚盛第二大股东

武田以7500万美元股权投资,给亚盛注入国际化血液,有利于双方在临床、商业化上实现长期合作。在武田行权后,奥雷巴替尼海外临床将由武田负责,有望获得加速推进,并缓解亚盛现金支出压力。

第三箭:赴美上市

亚盛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F-1表格,计划发售美国存托股份二次上市,有望成为第4家港美两地上市的创新药企,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融入全球生物科技产业链。在美上市的百济神州、和黄医药、传奇生物,均有药物在美销售。

按照亚盛慢热的性格,接着可能又进入一个引而不发的蓄势阶段,但这次不会等得太久,在现金流获得空中加油后,预计海外临床将全面提速,进入自我强化的正循环。

第四箭已在弦上。

Bcl-2抑制剂APG-2575进入全球III期注册临床比奥雷巴替尼更早,适应症比奥雷巴替尼更广,是最受关注的国产在研新药之一,此前多个全球Ib/II期临床已经验证其BIC潜力,同样具备海外授权机会。

APG-2575在2023年8月获得FDA批准开展BTK经治的CLL/SLL全球注册III期临床,国内治疗r/rCLL有望年内递交NDA,国内针对一线CLL患者以及一线AML患者已分别进入III期临床。

Onemorething,第五箭、第六箭还会远吗?

亚盛坚守用心做药的初心,长年的研发积累,在海外BD之路打通后,将接踵迎来收获时刻。

期待再过两三年,亚盛已成为国际化生物科技企业。


新闻照片.png


责任编辑:白芨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4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