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瑞的2023不是很顺利”,这是辉瑞CEO艾伯特·布尔拉(AlbertBourla)在JPM大会上对刚刚过去一年的总结。
2023年,因新冠产品的营收下滑几度调整业绩指引、研发管线频频失利以及成本削减计划的实施,种种利空导致了辉瑞股价的腰斩,创下2014年以来新低(相关阅读:股价跌至近十年新低…这是辉瑞的“水逆年”?)。
但辉瑞依然在JPM大会上,细数了2023年的成绩。其中,包括:
►药品和疫苗触达超过6亿患者;
►仍是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最高的制药公司;
►FDA批准数量创下纪录,共有9款新药/适应症获批(Zavzpret、Paxlovid、Abrysvo(OA+MI)、Litfulo、Ngenla、Elrexfio、Comirnaty、Velsipity、Penbraya);
►完成Seagen交易收购
发力2024
肿瘤:
JPM大会迈入第二天,辉瑞回应外界关注的问题。公司正在迅速采取行动解决问题,并计划将公司的希望寄托在制药行业最具增长竞争力之一的领域:肿瘤。目标是成为肿瘤学领域的世界领先者。
肿瘤领域,辉瑞拥有三大10亿美元产品,分别为乳腺癌药物Ibrance(哌柏西利)、前列腺癌药物Xtandi(恩扎卢胺)和肾癌药物Inlyta(阿昔替尼),但受市场冲击影响,增势疲软甚至开始出现负增长。
此次完成Seagen收购交易,将使辉瑞早期肿瘤临床管道增加一倍,并实现ADC领域技术或是部分癌种产品的弯道超车。未来十年内,Seagen产品组合每年或将贡献100亿美元,至少在2024年的财务指引上,辉瑞就预计其可带来31亿美元收入。
就在完成收购的次日,FDA批准Enfortumabvedotin(Seagen/安斯泰来)+K药(默沙东)联合疗法上市,用于治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la/mUC)成人患者,成为Seagen并入辉瑞后的开门红。
截止目前,FDA批准的12种ADC中就有3种属于Seagen,分别为:BrentuximabVedotin(靶向CD30,2011年上市,商品名Adcetris)、EnfortumabVedotin(靶向Nectin-4,2019年上市,商品名Padcev)、TisotumabVedotin(靶向TF,2021年上市,商品名Tivdak)。
为更好发力肿瘤领域、整合Seagen优势,辉瑞也进行了一系列组织框架调整,包括成立新的肿瘤业务部门,负责从早期开发和研究合作到产品的商业化的所有事务,领导层一半来自辉瑞,一半来自Seagen。而这个部门的负责人,是去年7月才履新首席肿瘤学研发官和执行副总裁的ChrisBoshoff,也是整个肿瘤产品管线从发现到早期和后期临床开发唯一负责人。
而在这个新构架下,辉瑞还将肿瘤商业部门分成了两个组织,辉瑞美国商业部门和辉瑞国际商业部门,分别由首席美国商务官兼执行副总裁AamirMalik、首席国际商务官兼执行副总裁AlexandredeGermay负责。
图GLP-1:
在肿瘤领域之外,减肥药市场也在吸引着辉瑞。
在JPM大会上,AlbertBourla还指出,减肥药将是辉瑞的下一个重大产品,并表示公司的减肥药年销售额可能达到100亿美元,“我们相信肥胖是一个我们有能力参与并获胜的领域。因此我们必须参与其中。”
但不得不提的是,辉瑞在减肥药管线上的研发并不顺利。辉瑞曾推进过两款GLP-1R激动剂药物:Danuglipron和Lotiglipron,但已双双折戟。
►去年6月,辉瑞宣布放弃每日服用一次的Lotiglipron,基于该药物在1期临床试验中的药代动力学数据,以及在2期临床试验中转氨酶升高(判断肝细胞受损的敏感项)的测量结果。
►12月,辉瑞宣布放弃推进每日口服两次的Danuglipron,该药虽在试验中减重效果明显,但大量受试者出现呕吐、恶心等不良副作用。
分析师预测,到本世纪末,整个肥胖药市场规模可能达到1000亿美元,辉瑞仍寄希望于通过口服减肥药分得一羹。而领跑减肥药市场的诺和诺德与礼来,目前均只推出注射剂型,这也有望成为辉瑞征战减肥药市场一大优势。
目前,辉瑞还增加了新的GLP-1522,正在进行临床1期。同时,Danuglipron的每日一剂的临床研究也正在进行中,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公布2期数据,辉瑞将根据这些数据决定是否开始对每日口服一次的Danuglipron进行3期试验。
在自研管线频频失利的情况下,辉瑞会否选择购买外部管线增加实力,AlbertBourla明确表示,不太可能考虑购买处于研发后期的肥胖药物疗法,因为价格太高。但公司仍在积极寻找潜在的许可交易或收购早期肥胖疗法。在以430亿美元收购Seagen后,目前辉瑞正专注于削减成本债务。
BD与裁员
而购买早期阶段、成本较低的药物资产将成为辉瑞未来一段时间的BD重点,这也是辉瑞的成本削减计划之一的增效部分。
成本削减计划的另一部分,就是裁员。计划实施以来,辉瑞已在英美中等地纷纷开始裁撤,累积裁员超2000名,包括在中国裁撤整个疫苗部门400人团队。
辉瑞中国也迎来多番人事调整变动。王怡亲跳槽雅培后,造成的肿瘤事业部总经理空缺一职,也已迎来王玉的上任,全面负责肿瘤业务的战略规划和整体运营,推动辉瑞在肿瘤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而辉瑞辉煌的疫苗事业,在2023年也略显艰难。
新冠疫苗领域,除了众所周知的营收滑坡,竞争对手Moderna还在近日表示计划扩大新冠疫苗的市场份额;
肺炎疫苗,Prevnar20也被默沙东的V116挑战成功,后者已提交上市申请并已获得FDA优先审评;
甚至是“未来重要的收入增长贡献者之一”RSV疫苗Abrysvo也在商业表现上不如竞争对手GSK的Arexvy。Moderna的mRNA疫苗也在虎视眈眈,即将获批。
辉瑞2024年的工作重点是:
利用Seagen确立肿瘤领域优势,提升在研管线的竞争力;实施成本削减计划,扩大公司利润,提升股东价值。
参考资料:
企业官网、PPT
财联社:新冠产品退潮后辉瑞CEO称业务重心将转向癌症和减肥领域
责任编辑:白芨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