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余年艾滋病药物“进化史”,谁主沉浮?

导读:国内抗HIV药物市场正在崛起

世界第一个艾滋病病例在1981年的12月1日被诊断出来,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以人体免疫系统全面崩溃为特征的、病死率很高的传染病。


艾滋病发现至今已40余年,随着医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抗病毒治疗来最大限度和持久地降低病毒载量是艾滋病治疗的关键。虽全球范围内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特效药物,但目前已有50多种抗艾滋病治疗药物上市,人们在与艾滋病毒对抗的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使得艾滋病逐渐可防可控。


HIV抗病毒药物的“进化史”


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物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HIV复制的各个环节,以达到控制病情。理论上来说,HIV复制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步骤均可作为抗HIV药物的作用靶点,包括:阻止病毒与CD4受体结合:阻断病毒与辅助受体结合进入细胞:防止HIV与淋巴细胞的融合:抑制HIV复制过程中所需的反转录酶、整合酶、蛋白酶等活性,其中任意一个环节得到有效阻断,都可以使病毒无法继续复制增加。


人类抗艾滋病的药物史最早从1987年第一个抗HIV药物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齐多夫定在美国获批上市开始。


齐多夫定之后,很多药物陆续被开发出来,随着越来越多药物上市,人们发现仅靠单一药物并不能很好控制HIV感染,患者常被用药后因病情缓解时间短就反弹困扰。随后1995年一种采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药物联合使用抑制病毒的疗法,也叫“鸡尾酒疗法(HAART)”被应用于临床,有效地解决了单药治疗的弊端。


不过HAART疗法也存在服药种类多、剂量大、频次多等诸多不足,医学对艾滋病的用药探索持续深入。


2006年,全球首个口服单一片剂药物依非韦仑/恩曲他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复方片获FDA批准上市,HIV患者的治疗从每天多次大量服药,变成了每天只需吃一次药,用药迎来变革时刻。


之后,药企在提高HIV患者用药依从性上继续做更多探究,2022年8月,一款每年只需给药两次的被称为史上最强的长效抗HIV药物Sunlenca(lenacapavir)在欧洲问世,同年12月Sunlenca再获FDA批准,成为全球首个也是唯一每年用药两次的治疗多重耐药HIV患者的药物。


四十年的发展演变,抗HIV药物不断“进化”升级,层出不穷,用药格局被全面打开,目前国际上主要有6大类HIV药物获批上市,其主要被葛兰素,吉利德和强生三家代表企业拥有。


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可以同脱氧核苷竞争与反转录酶结合,从而抑制HIV的复制,代表药物有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恩曲他滨(FTC)、阿巴卡韦(ABC)和替诺福韦(TDF)等。


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通过与反转录酶的非底物结合部位结合,抑制HIV反转录酶的活性,代表药物有奈韦拉平(NVP)、依非韦伦(EFV)、利匹韦林(RPV)依曲韦林(ETR)、多拉韦林(DOR)和艾诺韦林。


蛋白酶抑制剂(PIs):在CD4+T淋巴细胞内阻断蛋白酶的作用,阻止HIVRNA装配成完整HIV,代表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达芦那韦(DRV)、阿扎那韦(ATV)。


整合酶抑制剂(INSTIs):在CD4+T淋巴细胞内抑制整合酶,使病毒DNA不能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代表药物:多替拉韦(DTG)、拉替拉韦(RAL)和卡替拉韦(CAB)等。


膜融合抑制剂(FIs):阻断HIV与CD4+T淋巴细胞膜融合,从而阻止HIVRNA进入CD4+T淋巴细胞内。代表药物:恩夫韦脑(T20)和艾博韦泰等。


CCR5拮抗剂(CCR5抑制剂):能够阻滞HIV和细胞上化学因子受体CCR5相互作用而阻止病毒进入靶细胞,代表药物:马拉韦罗(MVC)。


image.png

艾滋病药物分类,数据来源:PharmSnap数据库


全球艾滋病药物市场概述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23年7月14日最新发布《2023全球艾滋病防治进展报告——终结艾滋病之路》,报告显示,全球目前有39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022年新发感染130万,63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全球抗HIV药物市场规模2017年为325亿美元,至2021年为38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0%。预计2025年将达到479亿美元,2030年将达到575亿美元,2021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0%,2025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7%。


目前,北美及中西欧市场为抗HIV病毒药物市场的主流市场,发展中国家市场占据整体药物市场比例不到10%,以中国为例,根据PDB数据,2020年国内抗艾药物市场规模约15亿元,不足全球市场的1%。


全球范围抗HIV的主要厂商有吉利德、GSK、默克、强生、默沙东等多家跨国企业,其中吉利德、葛兰素史克/欢悦医疗(GSK/Viiv)、强生已成为HIV全球药物市场前三强,GSK、吉利德和强生的市场份额均在不断扩张。


吉利德近年来不断推出创新重磅产品,凭借多款艾滋病口服药物占据主导地位,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整体市场份额超过50%,在研管线产品亦领先各大企业;GSK在艾滋病领域稳坐第二把交椅,1987年全球首个艾滋病药物齐多夫定便是由葛兰素史克(GSK)开发上市,GSK又开发了Combivir(拉米夫定/齐多夫定)、Trizivir(阿巴卡韦/拉米夫定/齐多夫定)、Epzicom/Kivexa(阿巴卡韦/拉米夫定)等一系列鸡尾酒疗法,2015年,GSK买下了BMS的HIV研发管线,以确保自己在HIV领域的优势地位,目前,HIV板块也成了葛兰素四大核心业务之一。


全球主要畅销HIV治疗药物


近几年艾滋病最畅销药物之最,非吉利德Biktarvy莫属。Biktarvy不需要联用其他药物,2018年上市后迅速称霸HIV市场,2020年以53.21%的增长率拉动了整个HIV药物市场,2021年卖出86.24亿美元,2022年,吉利德的HIV新药Biktarvy首次突破百亿美元,达到103.9亿美元,同比增长20.6%,2022年销售额已经排到全球畅销药第7位。


2022全球主要HIV畅销药物

image.png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数据整理


2023上半年,Biktarvy销售额56亿多美元,上年同期为47亿美元,增长强劲;2023Q3吉利德的HIV产品总收入4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增长额主要还是由Biktarvy推动,收入同比增长12%,超30亿美元;按此增速,未来几年内Biktarvy的年销售额不仅将继续保持百亿“身位”,在全球畅销药TOP10的排名有望进一步提升。


除Biktarvy,吉利德的Genvoya、Descovy、Odefsey等多款HIV药物在全球范围内都比较抢手,其中Genvoya2022年销售额突破24.04亿美元,Descovy销售18.72亿美元、Odefsey收入14.69亿美元,这几款药物撑起了吉利德的HIV市场的霸主地位。


除吉利德,葛兰素的Triumeq和Tivicay虽然体量不及Biktarvy,但在HIV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Triumeq上市第二年Triumeq销售额就位列全球抗HIV药物的第三名,虽然近几年面对吉利德HIV药物的猛烈冲击,销售有所下降,但是基本能保持“前三”的位置,Triumeq2022年的销售额为22.54亿美元,另外葛兰素的Dovato近几年涨力也不错。


此外,强生的Prezista、默沙东的Isentress也都是全球畅销的主要HIV药物,2022年销售额分别为19.43亿美元、6.33亿美元。


国内抗HIV药物市场正在崛起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中国2021年感染HIV的人口达到150万人,预计2025年将达到170万人及2030年将达到210万人,2021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0%,平均每年增加5万人;而2025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2%,平均每年增加6万人。


当前国内HIV用药市场规模较小,大约在30亿-40亿元左右,但随着患者基数的增加、诊断率和治疗率的提高、医保支付能力的提高以及自费人群的逐渐增多,我国抗HIV药物市场规模将迅速增长,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中国的抗HIV病毒药物市场从2013年的7.9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8年的20.2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7%,预计至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49.6亿元人民币,到2027年,有望超过100亿元。


面对百亿市场蓝海,近年来不止跨国药企,本土药企也在加速布局。目前,国内市场在售的HIV药物以进口药及国产仿制药为主,已上市的HIV治疗药物主要类别有NRTIs、NNRTIs、PIs、INSTIs及FIs这几大类,在售的活跃品种有二三十个,进口药由吉利德、GSK、强生、默沙东等几家企业掌控80%的市场份额,仿制药由超过40家国内企业布局,包括迪赛诺、成都倍特药业、齐鲁药业、安徽贝克生物制药、东北药业等。


目前,除进口药和仿制药,HIV国产创新药也有了突破,有4款药物获批上市,分别是艾迪药业的艾邦德(艾诺韦林片)和复邦德(艾诺米替片),前沿生物的艾可宁、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片,其中,艾迪药业研发的复邦德(艾诺米替片)是国内首个获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联单片复方抗艾滋病1类新药,填补了国产创新成分单片复方制剂领域的空白;前沿生物的长效FIs艾博韦泰和艾迪药业NNRTIs艾诺韦林分别于2018年和2021年先后上市,上市后的市场表现不俗。


相比仿制药,虽然国内抗HIV创新药物较为稀缺,但赛道也聚集了众多玩家,除了前沿生物、艾迪药业及真实生物外,还包括恒瑞医药、中裕新药、青峰药业、舒泰神、三叶草、翰森制药、微芯生物等20余家企业,不过国内在研管线产品大多处于临床早期。


中国抗HIV药物管理结构形成了“免费+自费+医保”三驾马车的格局,根据灼识咨询报告,目前我国抗HIV病毒药物市场以国家免费药物为主导,国家免费药物的市场规模约占据我国整体抗HIV病毒药物市场规模的74%左右,政府每年在艾滋病药物的采购上花费15亿元。


近年来,伴随全球范围高度重视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全球的艾滋病用药市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作用机制更领先、疗效更优、安全性更好及用药依从性更佳的药物逐渐成功研发并上市,且在各国政策的支持下,加上药物更新迭代,相信我们离消除艾滋病的目标将会更近一步,实现最终防治目标、终结艾滋病的流行。


参考资料:

  1. 《治疗贴士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有哪几类?(四)》北京性病艾滋病纺织协会,2022年8月10日

  2. 《突破不可能,HIV抗病毒药物的“进化”之路》吉利德科学,2023年1月5日

  3. 《全球10大畅销HIV治疗药物》合成药物,2023年4月16日


药智新闻文末标识.png

责任编辑:三七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4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