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梳理

导读:生物医药是西安六大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西安聚焦“做强现代中药、做优化学生物药、做精医疗器械”三大重点领域,以再生医学、基因测序等高精尖技术为引领,加力推动创新能力增强、优势产业集群聚能,形成了以创新药研发、医药制造领域为主的高新区,以“航天+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的航天基地,以基因检测、细胞治疗领域为主的西咸新区等三大产业集群。


西安已经在生物医药产业的多个细分领域招引及培育出了领军企业。既有清华德人、金花制药、碑林药业、世纪盛康等中药龙头,杨森、力邦、嘉禾生物、巨子生物等化药生物药龙头;也有天隆科技、康拓医疗、大医集团等医疗器械龙头,及以新通药物、康龙化成为代表的产业应用基础平台和佰美基因、华大基因等生物诊断、生物芯片研发企业。


资料来源:《西安发布》


一、产业指标


从区域产业分布看,截止到2023年6月底,西安拥有生物医药领域生产研发型企业861家(企业相关指标范围主要为生产研发型企业,下同)。


从企业资质分布看,截止2023年6月底,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西安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有107家,专精特新企业有17家,瞪羚企业有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6家。


微信图片_20230710092541.png

图:西安市生物医药产业资质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研发能力看,截止2023年6月底,西安市拥有生物医药产业领域专利数量6437个,新药上市数量2个,国产医疗器械上市数量650个,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数量67个。


微信图片_20230710092550.png

图:西安市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情况 

资料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药品申请临床看,从2016年至2023年,西安市的药品申请临床数量总数为50个。在全国所有城市中,西安市排21名。


微信图片_20230710092554.png

图:西安市药品申请临床数量情况

资料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药品批准临床看,从2016年至2023年,西安市的药品批准临床总数为120个。在全国所有城市中,西安市排18名。


微信图片_20230710092558.png

图:西安市药品批准临床数量情况

资料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药品临床试验看,从2016年至2023年,西安市的药品临床试验总数为126个。在全国所有城市中,西安市排24名。


微信图片_20230710092602.png

图:西安市药品临床试验数量情况资料

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药品申请上市看,从2016年至2023年,西安市的药品申请上市总数为83个。在全国所有城市中,西安市排23名。


微信图片_20230710092605.png

图:西安市药品申请上市数量情况

资料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药品批准上市看,从2016年至2023年,西安市的药品批准上市总数为70个。在全国所有城市中,西安市排19名。


微信图片_20230710092609.png

图:西安市药品批准上市数量情况资料

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情况看,从2016年至2023年,西安市的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总数为67个。在全国所有城市中,西安市排30名。


微信图片_20230710092612.png

图:西安市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数量情况

资料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医疗器械首次注册情况看,从2016年至2023年,西安市的医疗器械首次注册总数为60个。在全国所有城市中,西安市排28名。


微信图片_20230710092616.png

图:西安市医疗器械首次注册数量情况

资料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产品类型分布看,截止到2023年6月底,西安市包含化药的企业有78家,中药企业有81家,生物制品企业有5家,原料药企业有27家,医疗器械企业有583家,药包材企业有40家,药用辅料企业有10家,保健品企业有163家。


微信图片_20230710092620.png

图:西安市生物医药产业企业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投融资/并购情况看,从2016年至2023年,西安市的生物医药产业累计投融资金额为28.67亿。在全国所有城市中,西安市排40名。


微信图片_20230710092623.png

图:西安市生物医药产业投融资情况

资料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药品集采中标金额看,从2016年至2023年,西安市的集采中标金额为8161.89万。在全国所有城市中,西安市排55名。


微信图片_20230710092627.png

图:西安市药品集采中标金额情况

资料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二、产业布局


1、高新区


西安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以集贤园和草堂基地为主要空间承载。依托众多企业,聚焦化学药、生物药、中药、医疗器械等领域,形成了以原材料、创新研发、医药制造、医药服务为主的全产业链格局。截止2022年底,西安高新区拥有生物医药工业百强企业2家,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4家,上市企业9家,GMP认证企业26家,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位居中西部国家高新区前列。


目前高新区形成了以新药研发、医疗器械研发、生物技术研发为主。拥有科研实力较强的企业100余家,集聚新型研发机构56家,创新研发平台14家,形成以企业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两种模式。其中,新药研发方面,汇集了新通药物、麦克奥特、步长制药等骨干龙头企业;生物技术开发领域培育了巨子生物、金磁纳米生物等代表性企业;在化学药领域,聚集大生制药、万隆制药、海欣制药等化学药原料生产龙头企业;医疗器械研发方面,拥有康拓医疗、维度生物、蓝极医疗等重点企业,在心脏治疗医疗器械、3D打印医疗器械等领域形成研发优势,积极布局类脑科学;在产业链下游,亦涌现出了立安医疗、蓝瑞生物等医药流通企业,引培出时代基因、大医云康信息、思尔生物等新兴服务型企业。此外,在技术前沿领域布局的基因检验、治疗免疫和高值耗材领域譬如基因测序、IVD(体外诊断)、骨科类以及心血管类耗材、康复器械、激光智能化设备等一批项目落地高新区。


2、航天基地


航天基地聚集了和合医学检测、洁伦医药、翼展电子科技及西安九州通医药等生物医药企业10余家,涵盖生物工程技术、生物制品研发、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以及数字化医疗等产业方向。


目前,航天基地正聚焦特色化发展道路,走以特色化、高端化、智慧化为原则,走“小而精、专而新”的特色化发展道路,将生物医药与航天、人工智能等航天基地支柱产业相结合,塑造“航天+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两个特色产业品牌,打造产业融合发展的典范。为此,航天基地逐步构建以医疗器械为突破口,以再生医学为核心、数字医疗为主线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积极布局空间生物技术前沿技术领域研发主体,同步扩大数字医疗行业规模,搭建智能医学业务体系,力争将生物医药产业打造成为航天基地行业技术最先进的“小精新”特色产业。


目前,生命蓝湾累计引进100多个项目,总投资400多亿元,引入项目数量占全市新增项目的40%。区内已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态势,集聚生物医药企业和机构130多家,其中生产高端生物药及制品的企业近40家,包括集聚康希诺、和元生物、君实生物、臻格生物、华领医药等一批高能级企业。预计到2025年,临港新片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3、西咸新区


近年来,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立足大健康产业定位,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布局空军军医大学医教研区、陕西省人民医院等重点医疗项目以及陕西数字医药产业园、大健康科技产业园、益康龄健康谷、秦创原陕药生物制品(疫苗)、康龙化成、银丰生物、博睿康宁、慧聚予果等一大批细分领域产业项目,形成以健康医疗、分子诊断、干细胞前沿技术、动物医学、康养和尖端医疗器械等为重点发展方向的大健康产业格局。


药智.png


责任编辑:琉璃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