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夜,太漫长。随着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加重,当代人经常会有失眠的症状,整夜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一、失眠的诊断标准
1、存在以下症状之一: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或日常睡眠晨醒后无恢复感。
2、在有条件睡眠且环境适合睡眠的情况下任然出现上述症状。
3、患者至少有下述1种与睡眠相关的日间功能损害:
(1)疲劳或全身不适;
(2)注意力、注意维持能力或记忆力减退;
(3)学习、工作和(或)社交能力下降;
(4)情绪波动或易激惹;
(5)日间思睡;
(6)兴趣、精力减退;
(7)工作或驾驶过程中错误倾向增加;
(8)紧张、头痛、头晕,或与睡眠缺失有关的其他躯体症状;
(9)对睡眠过度关注。一般短暂性或临时性失眠不一定需要看病吃药,长达2-3周以上的持续性失眠就需要看病服用镇静催眠药。
二、失眠的干预措施
1、非药物治疗:针对失眠有效心理行为治疗方法主要是认知行为治疗,但由于从事心理行为治疗的专业资源相对匮乏,故下述的药物治疗占据主导地位。
2、药物治疗:目前临床治疗失眠的药物主要包括苯二氮䓬类受体激动剂(benzodiazepinereceptoragonists,BZRAs)、新型非苯二氮䓬类、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和具有催眠效果的抗抑郁药物。
三、用药注意事项
1、镇静催眠药可于15~60分钟内起效。因此,患者须在上床准备睡觉前或已经上床但入睡困难时服用。服药后起夜时应放缓动作,防止摔跌;次日应避免或谨慎从事操作仪器、开车等需要高度警觉或行为协调的危险性工作。
2、不能酒后服用安眠药。酒后服用安眠药可产生双重抑制,使人反应迟钝、昏睡,甚至昏迷不醒;呼吸及循环中枢也会受到抑制,出现呼吸变慢、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呼吸停止。
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不宜用镇静催眠药,失代偿的呼吸功能不全、重症肌无力、重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也应禁用。
4、长期使用安眠药者,特别是老年人,最好每3个月检查肝肾血象情况。药物的代谢、分解大多数在肝脏内进行,排泄主要靠肾脏。有肝肾疾病的患者在服用安眠药时应当谨慎。
5、第一次失眠的患者,不宜首选地西泮、氟西泮、夸西泮、氯硝西泮和氯氮卓等长效苯二氮䓬类药物,特别是老年人,以免发生跌倒和骨折风险。
6、间断失眠的人不必一直使用静催眠药,最好采取间隔服用法,也就是按需服药,间歇疗程。
7、长期使用安眠药,尤其使用安眠药剂量较大者不能突然停用,则会产生戒断症状,如失眠、焦虑、兴奋。停药时应逐渐减量。
8、半夜醒来最好不要追加安眠药,否则可能带来抑制呼吸和抑制大脑神经等严重后果。
在生活中睡适当调整生活习惯,增加规律的体育锻炼,但睡前应避免剧烈运动。
睡前数小时(一般下午4点以后)避免使用兴奋性物质(咖啡、浓茶或吸烟等);睡前不要饮酒,酒精可干扰睡眠;不要大吃大喝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睡前至少1小时内不做容易引起兴奋的脑力劳动或观看容易引起兴奋的书籍和影视节目。
卧室环境应安静、舒适光线及温度适宜。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最后温馨提示:失眠药物的使用一定一定要咨询专科医生,谨遵医嘱!!!切勿不可擅自服用!
责任编辑:青霉素
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